工会首页 | 工会简介 | 教代会 | 法律法规 | 规章制度 | 基层工会 | 女工工作 | 信息公开 | 社团组织 | 学习园地 | 学校首页 
 >>联系我们

 电话传真: 0373-3683010
 电子邮箱: gonghui@xxu.edu.cn
 邮政编码: 453003
 通讯地址: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新乡学院
当前位置: 工会首页>>教代会>>正文

深化改革 加快转型 努力开创建设发展新局面
2016-05-06 10:28   审核人:

——在第二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刘兴友

201642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行政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特邀代表、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一、第一届教代会以来学校主要工作回顾

2009年以来,在河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河南省高校工委、新乡市委的指导下,学校党委行政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同心同德,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完成了从专科办学向本科办学的转变,2015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建设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准确定位,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学校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校园面积达到173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74亿元,在编教职工1307人;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万余人,在册成教生12413人;本科专业从17个增加到了46,涵盖10大学科门类,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需求完全契合。启动了“789战略行动计划”,组建了协同育人创新联盟,共建了电动汽车学院等6个行业学院,开展了“两区一园一街”建设,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科学谋划,治理结构不断优化

学校科学制定了“2008-2012年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和“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相继围绕“建设”“管理”“质量”“评建”“迎评”“改革”等各年度发展主题,实施系列改革工程,进一步释放了办学活力,各项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出台规章制度386项,颁布并实施了《新乡学院章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基本建立,依法治校能力不断提升。

三)提升质量,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到育人全过程,搭建了“四育人”体系,建立了订单式、N+4、塔式结构、U-S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学分制管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完成了三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构建了“一主线、三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54形成了“就业-招生-人才培养”联动机制,落实招生“阳光工程”。积极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培养方式,提高培养质量。学校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省特色专业5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学生在国际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48项,省级以上比赛获奖600余项。毕业生当年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6%以上,2015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我校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和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均名列前茅

(四)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呈现新貌

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施了“硕士化工程”“师资培训工程”“干部培训工程”“博士引进与培养计划”“千人次到企(行)业实践锻炼计划”,先后派出千人次教师到清华、北大等开展进修和访学,600余名教师完成了企业实践锻炼。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量从10人增加到91人,硕士教师、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分别达到89%61%,高级职称教师达到418人,比2009年翻了一番。6人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等国家级荣誉称号,41人获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优化,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五)学科引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注重发挥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制定并实施“十二五科技振兴计划”,大力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现有省、校级重点学科10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56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部级27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89项;被SCIEICSSCI等收录或转载论文800余篇;取得国家专利275件,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围绕产业急需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48,研发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银锌电池智能充放电装置、起重机械虚拟检测平台等一批优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六)改革创新,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服务质量。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内部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多渠道筹措经费,偿还了6个多亿的银行债务,改变了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的局面。健全后勤服务保障机制,创新“一甲多乙”后勤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加强膳食服务监管,扎实做好校舍整修、水电暖维修、校园绿化等任务,打造良好校园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学生管理,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关爱学生成长,积极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助学贷款、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赛事组织等工作。做好基础教育培训与管理,组织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班65期,培训学员27400余人次。深入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黔西南·影像记录实践团队”荣获全国百强大学生实践团队

(七)厚植文化,特色优势初步彰显

努力推进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环境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育人功能。注重学校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融通互动,开设“中原大讲堂·新乡学院讲堂”、“开明讲堂”,邀请李光曦等文化名人来校讲学。设立牧野文化研究所,积极开展牧野文化、中原文化研究,广泛吸纳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增强师生的文化归属感。

(八)开放融合,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校内外交流合作,举办、承办各类学术讲座千余场次,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1200余人次,承办了“亚太地区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国际研讨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15场,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秉承开放办刊思想,关注焦点问题,主办的《管理学刊》《行政科学论坛》《新乡学院学报》,2015年均被评为省级一级期刊。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东伦敦大学、澳大利亚博士山TAFE学院、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等国外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先后选派50名学者赴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高校访学,拓宽了干部、教师的国际视野。

(九)保障有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建设实验平台1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74亿元。建设了5.8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完成了田径场和部分球类场地塑胶化改造工程,为师生健身活动提供了良好场所。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2万册、电子图书百万余种,SCI等重要数据库36个。建设了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十)关注民生,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聚焦师生诉求,多措并举,提升民生福祉。学校经过多方协调和努力,绩效工资系数提高到2.0,教职工福利待遇逐步得到改善。通过团购、公寓改造等方式缓解部分教职工住房紧张问题。关心困难教职工生活,完善帮困慰问制度和工作机制。关心离退休职工健康生活,支持太极拳、舞蹈等社团活动。加大校医院设备投入,增加体检频次和检查项目。举办教职工运动会,增强教职工身心健康。先后协助300余名教职工解决子女上学问题。完成了集中供暖、县电改市电等重点民生工程。加强校园治安防控和校园综合治理,保卫和后勤联动,加强人防、技防、设施防、意识防“四位一体”的大防控体系建设,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几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 “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高校行风评议先进单位”等20余项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同志们,学校取得的每一份成绩、每一点进步,都是学校历届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智慧、心血与汗水的结晶。在此,我谨代表校党委行政,向热爱学校、辛勤工作、奋力拼搏的全体师生员工、老同志和老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重温辉煌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缺乏,高水平成果较少,土地面积及建筑面积还达不到审核评估标准,发展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功能布局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落实得还不够到位等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改进完善。

二、客观分析形势,准确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驱动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站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认真分析形势,准确把握机遇,谋划新的发展战略。

(一)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时不我待

20世纪末,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际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普及教育和终身教育转变,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更注重培养人们对社会变化的快速适应能力,注重应用技术教育,提升就业能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急需大批应用技术型人才,而人才供给侧结构与之不相适应。迫切需要一部分高校按照产业链布局要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高等教育与经济转型升级之间供需错位、产教脱节的矛盾,满足经济社发展需要。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比高等教育发展要求,我们在教育观念、专业结构、师资队伍、体制机制、资源条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结合兄弟院校发展经验,加强产教融合,增强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快速推进转型发展将成为我校“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主要任务。

(二)新时代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袁贵仁部长在今年两会期间指出“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少。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有的学校工科、理科这样专业贵的、要花钱的设得少,成本低的文科专业设得多,这个结构和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尽匹配,所以转型的首要内容就是要调整专业设置”。河南省要求高校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把本科院校分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技术类型大学。这对我们这样定位为地方应用型的本科院校来说,好比“忽如一夜春风来”,迎来了大好发展机遇。

迎接新时代,学校应把握好五大机遇。一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河南建设“四个大省”“一级三圈八轴带”,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乡国家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两大一高”战略振兴工程、“4325”产业发展工程等提供的战略机遇。二是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等带来的发展机遇。三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的改革机遇。四是党和国家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呈现的政策机遇。五是“依法治国”要求高校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搭建的法制机遇。

(三)把挑战作为核心动力,驱动学校快速发展

审视我校,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学校刚刚进入本科办学的第10个年头,办学基础条件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转型发展的步伐亟需加快;三是办学空间拓展艰难,需要进一步挖掘、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四是受地理区位、隶属关系、综合影响力等因素制约,学校的发展竞争实力还有待加强;五是学科水平、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亟待提升;六是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七是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管理效率有待提高;八是法制意识不强,依法治校的制度还不完善。

“挑战越多,荣耀就越大”,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将挑战作为核心动力,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和学科提升。首先,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将为高校发展的自主权松绑,使学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招生就业、资源配置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更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其次,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可以让部分高校脱颖而出,有利于形成多样化办学模式,更能激发办学活力,凸显自身优势。再次,学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将接受不同尺度的衡量。学校通过了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说明我们具备了本科办学能力,但这只是及格线,是60分的尺度,而审核评估用的是70分的尺度,我们距这个标准还有一定差距;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至少需要达到80分;如果若干年后再升格为应用技术类大学,标准就会更高,起码也得90分。因此,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是我校发展的新起点,学校在今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应有若干个阶段性目标,我们必须瞄准每一目标,找准差距,加快建设。伏尔泰说过,“不经历最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面对未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广大师生员工更加努力,奋发向上,群策群力,勇挑重担,才能推进学校快速健康发展。

三、统筹兼顾,重点突破,推动学校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是学校转型发展和学科提升的关键时期。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坚强保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内涵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实施“789”战略行动计划,推进“三区一园一街”建设,加快转型发展。为把我校建成国内有影响、省内有地位、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奠定坚实基础。

——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是:各项办学指标达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指标要求,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和谐,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位居全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前列。在校全日制学生规模达25000人,涵盖11大学科门类,教学行政用地增加到2000亩左右,建筑面积达到8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3亿元以上,专任教师数超过1300人,其中高级职称比例约占3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300人以上,“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70%以上。举办高等医学教育,开展本科层次国际合作办学,力争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取得突破。学校的服务体制更加完善,运行机制更加高效,资源利用效率更加凸显,形成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教学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一)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围绕地方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改善民生急需的专业群,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适度增加理工类专业,加快推进医学类学科专业建设,到2020年本科专业达到60个左右。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积极开展八大专业集群建设,深化与地方重点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鼓励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改造,建设一批优势专业和特色品牌专业。推进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快硕士学位点培育,力争早日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重构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科知识体系,突出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按照“专业知识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上手快可持续”的目标,重新构建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搭建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的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引入产业急需的课程模块,让实践能力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按照主导产业链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二是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教学过程,积极探索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先进教学方法。建设思政课数字体验馆和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思政课的体验教学和认知实践教学。三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通过“选、训、引、聘、挂”等方式,建立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库,提升创新创业的实际效果。实施“创新引飞”工程,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营造全程育人的良好环境。四是积极构建应用型人才评价机制,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分别独立设置考核标准,全面评定育人效果。建立合格、优秀、卓越毕业生三级激励机制,实行“毕业证书+”制度。五是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发挥协同育人创新联盟作用,每一个本科专业均建设一个理事会,新建协同育人创新中心5个以上、冠名学院10个以上。

(三)强化队伍建设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力争未来五年引进博士200名,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千人次到企业挂职实践、聘请千名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的“双千计划”,适当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学者作为专任教师,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创新能力,资助一批教师赴国内外一流高校、研究机构和大型企业开展访学、研修;实施“创新学者”计划,鼓励教师依托协同育人创新中心,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实施“管理服务标兵”计划,提高管理服务队伍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扎实做好辅导员选聘配备、培养培训、管理考核等工作。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图书资料管理、档案管理、后勤服务等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深入实施“789战略行动计划”,完善协同育人创新机制,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有效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产教融合,以联盟为纽带,实施“双向互进”计划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瞄准地方经济热点,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培育计划,对具有产业前景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行孵化,提高承担高层次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利用协同育人创新中心,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移,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组建新乡发展研究院,开展高水平的决策咨询研究;利用牧野文化研究所、刘震云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深入开展特色文化研究;办好“中原大讲堂”、“开明讲堂”,做好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工作。

(五)提升校园基础能力

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积极争取新乡市支持,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区建设工作。优化校园布局和资源配置,做好校园二次规划,加快“三区一园一街”建设。加速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图书馆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东明路地下通道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实验实训大楼、艺术楼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校园文化建设,以牧野文化为基础元素,建设人文景观,着力打造高层次、高品位、精细化、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充分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建设智慧校园。

(六)积极扩展办学类型

加强条件建设,扎实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加大开放办学力度,积极举办本科层次国际合作办学稳步发展继续教育,结合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抢抓继续教育新契机,创新教育方式,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扎实做好基础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承担应急管理培训任务。

(七)全面推进民生工程

改善校园育人环境,大力推进“园林化、数字化、开放化、安全化”校园建设。加快实施校园暖气管网改造升级工程,彻底解决暖气不热的问题。多措并举缓解教师住房紧张问题,扎实开展住房团购工作,积极争取政策,立项建设博士公寓。健全教职工医疗保健机制,加大对校医院的投入,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服务师生水平。完善离退休教职工工作机制,有效利用资源,改善活动场所,建设好老年大学,开展有益于离退休教职工身心健康的系列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八)加强依法治校,推进民主管理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校务公开,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管理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完善廉政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深化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着力开展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拓展审计覆盖面。大力弘扬清风正气,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打造服务型机关。建立健全督查督办机制,全程跟踪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及时高效完成。

四、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扎实推进综合改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这是加快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我校“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校训与之不谋而合,具有深远意义。

(一)以创新引领发展,深化教学科研改革

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和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它包括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等诸多方面。人才是创新的重要支撑,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的关键。学校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育人体系,尤其要在工业4.0、文化创意、生物医药三个人才培养区,加强对接主导产业链的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着力解决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对行业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和预判,及时引入培养体系,比如要系统研究工业机器人、高端制造、新能源、新医药、装配式建筑、3D打印、云计算、大健康、大旅游、大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态势,切实避免因掌握的技能落后所造成的“毕业就失业”的现象。持续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培育一大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资源共享课、双语教学示范课、教学名师等,提升教学建设质量和水平。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加快建设好创新创业孵化园和创业一条街,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熟悉创业流程,切实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让学科专业向应用型转变,实行招生专业动态调整,在实施按大类招生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按照文理招生,让每位学生都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专业。围绕大健康和养老产业,以整合新乡市卫校资源为契机,利用新乡市的资金、资源和政策支持,积极发展护理、助产、制药、检验、全科医生等高等医学教育。大力推进学科提升工程,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建设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为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奠定良好基础。加强科技创新,紧紧围绕新乡市和河南省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抓住企(行)业急需的共性关键性技术问题,产学研用有机结合;以协同育人创新中心为科研主要组织形式,搭建平台、组建团队,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逐步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通过教学科研改革,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彰显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

(二)以协调统筹发展,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牢牢把握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总体布局,不断破除转型发展和学科提升过程中学校自身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发展活力。建立校、院(系)两级管理机制,把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学生等工作重心下移,责权利适度结合,提高工作效率。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在条件成熟时,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树立服务第一的理念,全体教职员工要把学生当家人看待,各部门要切实当好师生员工的“服务员”。加快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积极措施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改变博士、教授数量远远低于同类院校的现状;实施“创新学者计划”“管理服务标兵计划”,完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队伍。探索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消除“不善为、不能为、不作为”现象,在人事分配、资源配置等方面,鼓励优质优酬、多劳多得,体现效率,兼顾公平,着力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建立更加优化的科技评价体系加强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能力的考核,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应用转移。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计量办法,在教学科研的质量与数量方面统筹兼顾,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营造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环境,逐步构建以教学过程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严把教学质量关。建立以学习过程为主的多元化学业考核体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掌握终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探索实施“创新引飞”全程育人工程,改变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把教书育人有机统一起来。通过一系列机制体制改革,达到教与学相统一,工作与健康相协调,文化与环境相协调,发展与稳定相协调,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相协调,构筑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以绿色保障发展,加快改善育人环境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应是绿色发展的先锋,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学校在转型发展中,要推动政治生态、网络生态、教学生态、学习生态、学术生态、人文生态、成才生态、竞争生态建设,构建绿色育人环境。一要培植绿色政治生态,加强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教育,规范教师言行,做到言传身教,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与教育,弘扬正能量。二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办学治校规律,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科学管理,规范服务。三要倡导绿色管理方式和行为规范,加强节能减排教育,加快信息化校园建设,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循环利用水资源,厉行节约,减少对水、电、纸张、粮食的浪费。四要构建资源配置与办学规模相匹配的绿色发展机制,争取新征600亩左右土地,结合医学高等教育,建设经三路校区,使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达到审核评估标准。五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利用校园二次规划契机,结合图书馆广场建设,逐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增加校园植被量和生态涵养量,建设美丽校园。六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踏踏实实做工作,形成政通人和的良好格局,构建和谐的办学环境。

(四)以开放融通发展,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开放办学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融入社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实施教师国际访学计划,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加大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合作,积极举办本科层次的国际合作办学。把学校主办的三个期刊作为融通社会的桥梁,让学校的教学科研成果走出校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汇聚学校。学校要以积极的姿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三个方面做好“双向互进”工作,即企业行业与学校共同开发课程,企(行)业急需的课程模块、培训模块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进学校课堂,学生进企业开展创新和实践;聘请1000名企(行)业专家和管理学者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千人次专业课教师进企业挂职实践锻炼;企(行)业急需解决的关键共性问题到学校开展合作研究,学校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到企业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创新联盟的纽带作用加快政产学研用有机融合,把企业讲堂设在学校,把学校实践创新搬到企业,形成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逐步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网络经济大省的“四个大省”建设中抢占重要高地。

(五)以共享推动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共享是高校建设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围绕八大学科专业群和九大协同创新平台,跨学科专业与企(行)业共建协同育人创新中心,对接产业发展方向,依托中心建设教学科研平台和教学科研团队。二是要积极引进社会资源,特别是新乡市的资源,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补充。三是学校教育资源要面向社会开放,积极承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培训项目,学校产出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要加快向社会转移,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四是要树立“不图所有、只为所用”的思想,通过软引进的方式,共享社会人才资源。五是积极发挥校友资源,通过校友会加强与校友的联络,搭建校友回报母校的平台。六是加强图书和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为教学、科研、学习搭建信息化平台。七是持续开展平安校园建设,打通东明路地下通道,建设校园车辆出入智能道闸,完善电子监控系统、消防预警系统,确保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八是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在生活条件改善、福利待遇、收入水平、环境福利、健康福利等方面与学校的发展水平同步增长,逐步提高幸福指数,切实让教职工对学校改革发展成果有更多获得感。

回顾成绩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坚定转型发展和学科提升信心;必须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必须完善管理机制体制,强化工作时效;必须加快外引内培,优化人才结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学校的发展定位,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各位代表、同志们,让我们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豪迈的气魄、更加务实的作风,乘势而上,奋力拼搏,为把我校建成国内有影响、省内有地位、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愿各位代表、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